为进一步丰富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和载体,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不断激发支部党员同志爱党爱国热情,赓续红色精神血脉,提升支部凝聚力,2021年10月,英语专业学生党支部组织开展了“观红色电影,传红色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此次红色观影活动历时一个月,参与的党员同志以及该入党分子共计40余人,观影时长达105个小时,观看多部红色影视作品,其中包含10月国庆期间热映的《长津湖》《1921》《我和我的父辈》等。矗立战场的“冰雕连”、胸口上的“冻土豆”、战士们以肉相搏、以命相拼。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画面都从精神上无比震撼人心。红色影片扣人心弦的真实历史场景和惊心动魄的拼刺画面,还原了中国共产党的求独立、谋发展的真实战场。此次红色观影党日活动,是一次初心使命的重温之旅,是党史学习的形式再拓。每位参与的党员同志和入党积极分子都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洗礼和升华,被英雄烈士的信仰和情怀深深打动。
陈子含同志:国庆期间,我去电影院看了《长津湖》。以前通过观看电视纪录片和拜访老兵听了一些抗美援朝的故事,只能靠脑子想象当时的艰苦环境。但是当这段历史被搬到大荧幕的时候,我才是真正地被震撼到了,接着就是揪心。当时听到好多台词,都热泪盈眶:“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希望下一代,能够生长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看着荧幕里的志愿军们,他们每位都是普普通通,血肉之躯的人,他们的壮烈牺牲在当时那个环境和战况下非常让人心痛,让人不禁想象当时战争还不知道要惨烈多少。一架一架战斗机的轰击、坦克的炮火、冰天雪地,导致几乎快全军覆没的牺牲。这些可爱的志愿军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后代,为了让当时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有时间去喘息。我想对为了新中国牺牲的前辈们说,“当今盛世,国家富强,如您所愿!”
唐东华同志:这场胜利,让国内那些害了“恐美病”、“崇美病”的人被狠狠打醒。战争中,围歼王牌部队总能在政治上震慑敌人。正是长津湖战役的胜利,最终让美国开始寻求停火谈判。长津湖战役打得惨烈异常,今天的人们很多不明白他们为什么那么勇敢。正如电影《长津湖》中那句让人泪奔的台词:“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下一代就不用再打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我们挡子弹。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杨宇晴同志:暑假,我去探望过一位抗美援朝的老兵。老兵身上布满了战争时留下的伤疤,那是岁月的烙印,也是上一辈人铁骨铮铮的最好印证。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让我重温当年的战争岁月,让我更能身临其境地去了解这段历史,感悟老兵在给我讲述战斗往事时那种激动又自豪的心情。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不应该仅仅只做观众,更应该做继承者,将志愿军战士们不惧严寒、不怕牺牲、舍生取义、只为家国而战的英勇无畏的精神传承下去。
郑琰同志:国庆期间,我观看了《我和我的父辈》这部电影。电影以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为历史坐标,通过“家与国”的视角描写几代父辈的奋斗经历。其中,最令我动容的部分是由章子怡导演的篇章——《诗》。开篇的长镜头把我带回了1969艰苦建设的时期,主要讲述我国航天事业起步时的艰苦奋斗与步步成长。篇章内将航天工作比作写诗,将孔明灯比作火箭,前者写意,后者写实,用中国式的浪漫表达,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浩瀚星河拥有的想象与航天事业步步成长的浪漫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一篇章没有喊口号,没有热血沸腾的战争画面,没有精心动魄的反转,但,真真切切的让我体会到了主人公因对科研工作的热爱与追求牺牲时的温度!
郑书迁同志:观看完《我和我的父辈》电影后,我的真实感受和想法是,回望历史,中华民族走过数千载风风雨雨;1931-1945,中华民族经历了十四年艰苦的抗日战争,取得最终的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驻足现在,祖国在民族奋斗的峥嵘岁月中铸就辉煌。而这光辉灿烂的成就背后,离不开幕后、地底默默扎根的人们。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优良品质之一,就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国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
方晴同志:“影片集中描绘1921年的上海,全面展现《共产党宣言》翻译出版、‘南陈北李’相约‘开天辟地’、中共一大召开等重要场景。这部电影是一群年轻人的奋斗史。在这群人身上,我感受到了20世纪初年轻人的使命担当,感受到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激情以及拯救中国的豪情。作为新一代的青年人,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之处,回首望去,是无数中华儿女用血与汗铸成的奇迹,向前展望,是大好征途。在这个特殊节点,大学生青年党员肩负着重要使命。此次红色观影活动,支部同志们有效地利用了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通过优秀文艺作品进一步强化了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增强了历史责任感,推进党史学习活动走向深入,取得实效。
英语专业学生党支部
文字编辑:俞燕楚
文字素材:陈子含 唐东华 杨宇晴 郑琰 郑书迁 方晴
图片素材:郑书迁 俞燕楚